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凨影 2019-1-14 356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发生在1943年七八月间的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之一、也是德军在东线所采取的最后一次攻势作战。为了遂行这场被他们称之为“城堡作战”的进攻,德国人集结了规模空前的装甲力量,共有17个装甲师和多个独立重型战车分队开赴到库尔斯克突出部南北两侧外围,并装备新锐坦克“虎”式坦克精锐部队也第一次人量集中投入战斗。

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国装甲兵这只黑天鹅临终前的美妙绝唱”。战役中的“虎”式坦克真的很像奥托・卡利欧斯战后回忆录的标题——《泥泞之虎》,因为它们除了要和苏军坦克、反坦克炮交手,还要去和松软泥泞的地形,苏军和自己人所部署的地雷做斗争。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老虎出山,第一次集体亮相

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人集结了规模空前的装甲力量,共有17个装甲师和多个独立重型战车分队开赴到库尔斯克突出部南北两侧外围,装备新锐坦克“虎”式、“豹”式的精锐部队也第一次人量集中投入战斗。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参加库尔斯克“城堡”进攻作战的“虎”式总共约130辆,为了准备这次进攻,德军事先都对“虎”式进行了翻越反坦电壕和障碍的测试,其中在6月2日德军对“虎”式坦克进行了一次在松软地形翻越障碍的试验,这次试验也做了相关的报告,最终的结论是“虎”式坦克不能在松软地形越过障碍。假如这种松软地形的宽度超过了“虎”式坦克的长度,根本不可能通过。假如松软地形的宽度小于“虎”的长度,情况要好一些(沼泽地形的深度不超过“虎”式坦克负重轮的高度),“虎”式坦克有可能通过,不过也不是很确定。

为了改变这种由于“虎”自己的技术性能弱点带来的不利状况,某些重装甲部队将他们大多数的III型坦克都改装为修理坦克(这些III型坦克都被除去了炮塔)以伴随“虎”式坦克前进。德军上级指挥对改动的答复是:“这种在坦克上的改动是绝对不允许的。应该马上把卸下的炮塔安回他们自己的底盘上去。”

坚固与“脆弱”的“虎”

1943年7月5日凌晨,德军南方突击集团的第4装甲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和北面的第9集团军作为尖刀部队遥相呼应,从南北两面切入苏军防线。德军装甲部队以宽楔冲击队形越过原野高速挺进,“虎”式坦克分队作为前卫,两侧是“黑豹”,队形后方则是大队的IIl型、IV型坦克及一辆辆搭载着步兵的装甲运兵车。战役首日,德军就遭遇到防线内苏军顽强抵抗,各路部队进展都很有限,党卫军“警卫旗队’师在本部进攻方向上推进了10公里,成为当日深入苏军阵地最远的部队,在其两翼是同属第4装甲集团军旗下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另两张王牌,“警卫旗队”、“帝国”和“骷髅”师3个精锐装甲师都配备了重型“虎”式坦克连,战力强大。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德双方恶战不断。各“虎”式坦克部队始终战斗在最前线,面对苏联密集的反坦克炮和机枪火力,正面装甲厚度达10厘米的“虎”式坦克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尤其是在远距离的火力对射中,1000米外,T-34中型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无法击穿“虎”式坦克坚固的前部装甲,即使是在500米内,如果人弹角度不够好,仍无法对“虎”式造成有效伤害;而“虎”式却可凭借88毫米火炮强大的威力,在远距离击毁苏联各种不同类型的坦克。

实际作战中,“虎”式以精确的火力摧毁沿途防御工事,为后续部队前进扫清障碍,有效地掩护了装甲防护较弱的中型坦克和运兵车。但由于红军防线成宽大纵深多梯次布置,守军已做好充分准备。

德国人无法找到可供利用的战术迂回突破空隙,只能从正面强行推进,“虎”式在开战之初取得局部战术突破后,随着战线的不断推进,其机械传动系统不可靠的问题以及苏军针对传动系统的打击导致大量坦克抛锚,此时它们只能成为两翼暴露的固定靶被红军定点清除。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虽然跟进的德军维修技术分队体现出了极高的战场抢修效率,但是德军可供使用的重型坦克数量仍然不可避免的在减少。同时,层出不穷的机械故障使得“虎”式经常不得不脱队等待修理维护,根本不能对红军防线形成连续压力,这直接影响到了德军进攻兵团的突破速度和效果。

虎落平阳,分散使用与雷场

除了优先装备新型坦克的党卫军各装甲师外,国防军所属的502、503、505等多支独立“虎”式坦克营下属各连都直接配属到各装甲师充当开路先锋,以加强对当面红军大纵深多梯次筑垒防线的攻坚能力。

最早参加“堡垒”行动的德军重装甲连都是按照每连14辆“虎”式坦克的标准配置的。这些部队在1943年5月的时候便全部抵达集结地域,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训练和磨合战术。其中第505装甲团3连是一个例外,直到1943年7月6日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后这个连(也是下辖14辆“虎”式)才抵达前线。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对此德军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将军提出了不同看法,这位装甲部队总监坚持认为,面对苏联人的一道道反坦克壕,一片片密集的地雷场,一处处反坦克炮阵地。“虎”式坦克应集中到营级单位使用,作为决定性力量在关键战线和时刻投入作战,而不应分散配置到各前线部队中去打消耗战,也不应作为先遣部队过早与敌方接触,那样会使宝贵的重装甲力量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但前线指挥官和希特勒本人还是决定将“虎”式作为各装甲师的攻击前锋,配合其他部队作战;他们乐观地认为“虎”式优越的防护力和炮火威力能够对苏军坦克部队和反坦克炮兵形成有效压制,对苏军形成摧枯拉朽之势。

根据这种理解,德军将手中的重型“虎”式部队分散部署到广大进攻正面上。如1943年7月4日,第503重装甲营下属的一个连被分出来配属于第6、第7以及第9装甲师。所以在战役期间真正超过连级规模的集中使用“虎”式坦克只有第505重装甲营,它集中使用了两个连的“虎”式坦克。

1943年7月,第505重装甲营的指挥官——格拉夫・卡根内克对他手下那些分散的“虎”式坦克部队遭遇地雷以及失败的战术调控做出一份报告:1943年7月5日早晨投入战斗的一个连的14辆“虎”式坦克现在已经损失了13辆。其中9辆是由于地雷的损伤。每辆都需要花两至三天时间去修复。地雷之所以能造成如此之高的损失率原因如下:

1、开始的时候,没有可以使用的地图能单一标明德军部队在桥头堡所设置的地雷区域。两份布雷计划互相矛盾,没有一份是正确的。因此,有两辆“虎”式直接开进了我们自己设置的地雷带。另外两辆“虎”式在向更深的地区穿越时触雷,触雷地区是地图上标明的无雷区。

2、我们在泥泞的条件下清除地雷,这直接导致另外三辆“虎”式在试图开过标示为地雷间隙(即已被清除地雷的区域)的时候触雷损坏。之后,在一片标为无雷区的地带取出了120枚地雷。

3、第8辆“虎”式坦克在进人战斗位置(报告说敌军坦克存左翼进攻)的时候触发地雷。在两至三天内,8辆“虎”式坦克由于粗心和错误的战术指挥而损失。在它们尚未执行自己真正的任务去同敌军的坦克和重武器战斗之前便损失了。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地雷!这个小东西所起的作用之大远远超出了苏军防御专家的想象。而德军部队也为之付出了惨重代价,上面那篇报告中的描述让人吃惊,友军的地雷区竟成为“老虎”的坟场。占该连“虎”式损失的70%,而同样的情况并不止发生在这一处,其中有触自己人地雷的也有中苏军地雷的,德军的另外一种新式坦克“豹”式也不能幸免。

假如在尚未大规模接敌之前便受到这种无谓的损失,德军“堡垒”行动最后的失败也的确是难以避免,而苏军在这方面做得比德军出色很多,防御前沿复杂却不乱!

战车坟场,普罗霍罗夫卡与T-34肉搏

战至7月11日,党卫军第2装甲军已进至后来被称作“战车坟场”的普罗霍罗夫卡西南面森林高地,此时他们依旧是德军各路进攻纵队中推进距离最远的部队,但自身力量也损失很大,全军开战前共有494辆坦克和突击炮,此时完备率下降到不足300辆可用。因为他们已成为深入苏军防线的一个楔子,苏军将把打击重点放在这支进攻矛头上,以一次强大的反击彻底摧毁德军进攻能力。

而此时红军在普罗霍罗夫卡以西和以南,一共展开了858辆坦克自行火炮;德国人在此方向上可用的坦克强击火炮约420-450辆,连同在修装备,共有坦克816辆。1943年7月12日,普罗霍罗夫卡地区集中的可用坦克总数约1300辆,连同后续装备则超过1600辆!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7月2日晨,之前一直处在连续恶战状态下的党卫军官兵正在休整,他们一面恢复体力,一面加紧修复之前战斗中受损车辆,准备向普罗霍罗夫卡发动新一轮攻势。但就在这时,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指挥的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突然对党卫队第2装甲军各师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大地,以挟风带雨之势逼近了德军前沿阵地。各处前哨阵地上的掷弹步兵纷纷放出紫色烟雾弹,向后方友邻部队发出敌军坦克来袭的告警信号。各师属装甲团官兵立即发动战车,开至高坡等有利地形上,屏神凝息等待战斗来临。

很快,地平线上不断跃出大队的苏军坦克,以密集进攻队形向党卫军防御阵地冲来。经验老到的德军装甲兵没有在极限距离开火,而是耐心等到T-34进入88毫米火炮有效射程后,各师的“虎”式坦克连才率先开火,强大的火力立刻对推进中的苏军装甲洪流形成覆盖,大量的苏联坦克在行进中被占据有利射击阵位的德军坦克击毁,但苏联坦克手显然不会因此退缩,仍然开足马力向坡顶冲刺。这并非鲁莽,苏联人知道,只有快速接近德国人的坦克射击阵地,才能削弱对方重型坦克的炮火优势;并在近距离有机会击穿”虎“式坦克的装甲,毕竟此时的罗特米斯特罗夫手下的部队作为生力军拥有数量优势。

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德军精锐坦克数量过少的劣势在苏联坦克的巨大进攻压力下暴露无遗,尽管德国坦克不断以弹幕试图遮断苏军坦克群的前进方向,但就像几座顽石无法阻挡海潮的冲击一般,苏联人的攻击势头根本无法遏制。

一辆接着一辆的T-34燃起一团团橘红色的火球,被击中的坦克车顶上冒出滚滚浓烟,但更多搭载着步兵的苏联坦克高速从残骸旁驶过,径直切人德军阵地正面。战斗随即变成了一场混战,“虎”式坦克及其它德国中型坦克不得不赶紧向后倒车,以求脱离与苏军坦克的接触,向后方步兵战壕与反坦克炮阵地靠拢。

混战中起火的坦克像盲了眼的牲口一样冲撞在一处,当战斗发生在几十米距离内的时候,“虎”式面对T-34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双方的炮火都能轻易撕开对方战车的装甲;而此时重型战车笨重缺点就变得尤其致命。而且,相比使用性能可靠的柴油发动机的苏联坦克,采用汽油发动机的德国坦克中弹后更容易燃烧爆炸。

苏军一面从德军防御阵地正面发动强攻,一面还从党卫军各师结合部插入,试图分割各支德国师之间的联系,有一段时间,他们已逼近了处在中央位置的“警卫旗队”师前进指挥部。关键时刻,友邻左翼上的“骷髅”师出动该师所属的“虎”式坦克连从侧面截断苏军,才为“警卫旗队”师解围。

最后,党卫军第2装甲军不得不退出之前占领的阵地,苏军虽然损失数倍于德国人,但巩固了普罗霍罗夫卡外围的防御势态,消除了这支精锐德军部队对苏军防线的威胁。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被称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面对德军重型坦克的技术优势,苏军在12~13日的遭遇战中一共损失了约2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超过180辆彻底损失。德军的总损失据保守估计也有80~9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这种损失对于已是强弩之末的德军进攻兵团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作战手册,库尔斯克的“虎”式总结

之后的战斗中,各路德军进攻停滞不前,始终无力突破苏军防御。随着西方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看不到获胜希望的元首决定停止进攻,部队转入防御,并抽调部队增援意大利。至此,战略主动权转移到苏联人一方,德国人丧失了一次扭转战争颓势的机会,开始不断退却,最终不得不告别东方。

关于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损失,现在仍没有被各方认可的权威数据。但德军重型坦克的损失极为严重是毫无疑问的,据估计包括“虎”、“豹”、“象”在内的重战车彻底损失数为110辆左右,其中至少包括15辆“虎”,由于对“虎”式所配属的各部队在“堡垒”行动初期的使用战术不满,德军第3装甲军指挥官布莱斯于7月21日下达了如下命令:“根据最近的战斗经验,我对如何使用虎式坦克和其他武器协同作战做出如下指示: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1、因为“虎”式坦克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防护装甲,应首先使用它们来对付敌人的坦克以及反坦克武器,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不要用它去对付敌军步兵。实践表明,“虎”式坦克的火炮可以在2000米或更大的距离上对付敌人坦克,可严重影响敌军士气。因为其装甲厚,尽可能接近敌人坦克开火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严重损坏。应避免在大干1000米的距离上对敌军坦克开火。

2、在使用“虎”式坦克之前应先对使用地域实施侦察(河流,桥梁以及沼泽地形的通过可能性)。连和排的指挥官以及各车车长应当勇于去实行这些侦测以免使整支部队陷入不良的地形。其他方面,尽可能避免“虎”式坦克由于地雷的不必要损失。以上战术规则也适用于其他型号坦克。

3、车长指挥塔设置在炮塔左侧是“虎”式坦克一个众所周知的缺点。这阻碍了坦克指挥官对“虎”式坦克右侧的观察,这无疑是把自己作为靶子送给敌军的坦克歼击部队。因此,其他的作战部队应该给予“虎”式坦克以这方面的保护。

4、7月5日,在本军进攻扇区的前沿,缺乏对自己部队所设置的雷区的了解导致“虎”式坦克受损。所以位于前面的作战集群不仅要及时清除障碍物还要清除雷区。

5、我禁止在低于连级规模的情况下使用坦克,尤其是“虎”式坦克部队。在防御中,装甲部队应该被用作有计划的反突击。在完成反击后,这些装甲集群要被迅速后撤回或者回到师指挥官的手里。应避免在主要战斗地域内坦克部队呈分散状态以及掩护其他武器的部队昼夜作战。

养虎为“患”,装甲比火力更可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接受着一种观点,就是“虎”式坦克由于射程远而被部署在敌军坦克火力范围以外开火,至于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中苏军T-34/76坦克拼命向“虎”式坦克冲近以使其进入自己的射程经成为军事爱好者都认可的“虎”式坦克基本使用规律。

其实从上面那份德军第3装甲军军长布莱斯的指示中可以看出,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并不是所有的“虎”式坦克部队都遵循这一准则作战的,因为“虎”式坦克除了射程远还有一个重大的特性就是其正面装甲厚实,这个性能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比火力更加可贵,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双方都进入对方有效射程,“虎”式坦克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远距射击尽管可以让自己几乎不被击中,但是请不要忽略一点,远距射击的准确性是很低的!而“虎”式坦克既然足以抵挡当时苏军各型坦克的火力,为何不采取近距离高命中率的作战原则呢?

打虎记:库尔斯克“泥泞之虎”,德军坦克临终前的绝唱!

其实在二战中,德军的确就是同时采用这两种作战原则去使用“虎”,尤其是近距离交战更是被大量采用(很多“虎”式王牌几乎都是在很近的距离上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波卡基村的魏特曼(党卫军头号王牌、德军2号王牌,战绩141辆),以及马利诺沃村的奥托・卡利欧斯(国防军与德军头号王牌,战绩178辆),而等到苏联制造出恐怖的“斯大林”2型坦克的时候,“老虎”的技术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此时的“虎”式只能开足马力拼命接近“斯大林”2以求一战,就如同苏军坦克当年所做的。另外一面,德军指挥官还是深刻认识到坦克部队集中使用的基本准则,他们对于那种把“虎”式坦克分成小股去配属给步兵部队的做法普遍不满。

虎式坦克复杂的制造工艺让坦克的机械故障率极高、产量有限,让德军吃了哑巴亏。虎式坦克由于设计过于复杂,其故障率很高,虽然在前线配有修理技师,但是笨重的装甲给修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制造1辆“虎”式需要25万工时,复杂的制造流程和工艺使得虎式坦克产量不足,整个二战期间虎式坦克的数量只有1355辆,这样的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而苏军T-34坦克一个月的产量就达到了2000辆之多。

“毛病缠身”的虎式坦克,太过笨重,行动迟缓,虽然不能轻易被击穿!但容易被T-34“冲锋式进攻”群殴,就像一群非洲猎狗围攻一只雄狮——面对苏联的几万辆钢铁洪流,虎式坦克杯水车薪,陷入泥泞,难以扭转局面!随着第三帝国的衰落,1944年8月最后一辆虎式坦克停止生产。

最新回复 (1)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