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逝去的黄金时代
NO.849-逝去的黄金时代
作者:图南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一提起阿富汗,进入脑海的两大标志便是塔利班和帝国坟场。
占据亚洲内陆咽喉要道的阿富汗,正是怀璧其罪的最佳典范,无论是域外大国还是内部割据势力,都想从这个国家的身上得到些什么。多年的侵略战争和恐怖主义行动让阿富汗成为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黄金时代
1933年的阿富汗喀布尔,时任阿富汗国王纳迪尔带着他19岁的王子查希尔出席一所学校活动。
当时场面相当热闹,学生们前呼后拥,都希望一睹国王的容貌。突然人群当中冲出一名学生,一声枪响之后国王倒地。站在一旁的王子惊慌失措,想上前抱住他的父亲,却被警卫拉开。几个小时以后,精神恍惚的王子被拥立为国王。他就是查希尔国王。
纳迪尔国王(左)与他的儿子查希尔国王(右)
查希尔的命运说得好听点是富二代上位,说难听点他成了父亲的接盘侠。
受西方现代生活影响颇深的末代国王
为阿富汗带来了现代化,也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阿富汗是个内陆国家,全国高原和山地广布,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全年干旱少雨,种什么都不好养活,自身的工农业实力殊为有限。
国家大部分地区是山区和荒漠
北部和东南部有不多的绿洲河谷
由于占据了亚洲的咽喉位置,阿富汗在古代倒是可以借助区位优势成为陆上的贸易枢纽赚钱,并成为诸多亚洲帝国的必争之地。
阿富汗是内陆亚洲通向南亚的枢纽
但真正因贸易而富裕起来的是
北方的吐火罗地区和南边的犍陀罗地区
然而到了海洋时代,亚洲陆上通道不再受欢迎,邻居倒是一个比一个横。北面是凶猛的苏联,南面则是强盛的英国势力,只等吞并阿富汗作为自己的垫脚石。
阿富汗北方的整个中亚
都笼罩在苏联帝国的权威之下
为了凝聚国力对抗外国势力的渗透,谋求独立自主的生存之路,老国王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内政措施。然而生活的逐渐困顿激化了国内民族和教派矛盾,最终被肉体消灭。
19岁的查希尔曾经在法国留学,并在西方担任过外交官,深感于西方国家的发达,认为阿富汗继续延续父亲的内敛政策必将持续衰败。于是年轻的国王马上招聘了一批外国顾问,并且亲自下令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设立现代大学,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阿富汗。
这是一个高等学府不限男女的阿富汗
甚至还有国际学校
1953年,查希尔任命自己堂兄达乌德为首相,此人是一个更激进的改革派,主张一切西化,但同时力图保证阿富汗在铁幕下能保持独立。他抓住了美苏都想拉拢阿富汗的需求,左右逢源,争得苏联一亿美元贷款,又获得美国援建坎大哈国际机场的项目。
在两大可以毁天灭地的强权之间游走是很危险的
尤其是北面的苏联
从不忌惮于外科手术
有了本钱,阿富汗政府下令实行“五年计划”。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贫瘠的国家就拥有了大小工厂40个,大小飞机场8个。绿地、高楼和大学取代了沙漠、黄土和宗教学校。
基础建设来一波
妇女也被鼓励去掉面纱,甚至可以和男生一同上学,自由参加选举和自谋职业。政教分离和取消教产更是必不可少,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逐渐将阿富汗世俗化。
走出家门,走进校园
在那几十年时间里,大批外国技术人员进入阿富汗,而年轻的阿富汗女孩穿着西方潮流的短裙,身穿西装的阿富汗商人开着苏联和西方产的轿车,新式的医院和学校拔地而起,学校里的老师组织男女同学做游戏,大学图书馆里多了许多批判社会和伸张正义的作品,山丘上野餐的男女青年在饮酒歌唱。
尽管当时阿富汗内外部形势险象丛生,但是今天普遍认为,1933年以后查希尔在位四十年期间,是阿富汗难得的“黄金时代”。山地广布而且生活安稳的阿富汗也一度被称为“中东小瑞士”。
梦境破碎
1973年7月初,查希尔国王赴意大利治病和休养,收到了一封国内来信。
信中内容也很简单:他被篡位了。
抢走他王位的不是别人,就是达乌德。亲美的查希尔和亲苏的达乌德政见相左已经很久。七十年代世界经济遭遇石油危机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原本靠“输血”来续命的阿富汗终于变得越来越窘迫,国内矛盾凸显。精明的达乌德抓住时机,抛弃了原有的改革思路,积极拉拢国内保守势力一步上位。
红色亲王达乌德
随着查希尔国王被迫在罗马退位,阿富汗的“黄金年代”就此终结。
此后的多年里,阿富汗上演了一出出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闹剧,先是达乌德自己随后几年被拉下台,然后一个又一个政治人物上台“走场”。就连阿富汗的国名也被改了好几次。
然后,换上来一个关键性人物——阿明
到了1979年,哈菲佐拉·阿明上台。他是阿富汗政坛少有的高材生,留学美国名校,却不太清楚苏联的重要性。为了摆脱苏联控制,他上台后日常攻击苏联,先是驱逐苏联专家和外交官,然后废止《苏阿友好合作条约》,最后甚至把苏联人想怎么刺杀自己的全部情节公诸于世……
终于,苏联军队来了。
他们,来了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阿明和他的4个老婆全部遇害。连总统都遭遇不测,平民们就得提着头过日子了,苏联入侵的9年里,130多万阿富汗人殒命,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
所有人都必须拿起武器
打下一架是一架
但最终苏联并没能建立亲苏政府,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苏联人走了,留下阿富汗长达10年的权力真空期,各路军阀武装互撕。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
抵抗者组织需要武器、精神信仰、军事化组织
而这些战争的产物催生出了另一种东西
就在这时,一支由阿富汗难民营伊斯兰学校的学生组成的军事组织崛起,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塔利班”(其原意正是神学生)。
塔利班的旗帜
其意为:万物非主 唯有真主 穆罕默德 主之使者
塔利班纪律严明,高举铲除军阀和重建国家的旗帜,并提出反对腐败和恢复商业的主张,因此深得阿富汗民众的支持,并迅速发展成为一支数万人的武装,还通过各种途径搞来了数百辆坦克和几十架喷气式战斗机。
大家还认识他么
以及这么多坦克、飞机是从哪来要来的呢?
1995年,塔利班势力扫荡阿富汗全国9成以上领土,并在喀布尔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民众欢呼雀跃,似乎看到了国家统一和平的曙光。
1996年下半年塔利班已经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
天下三分有其二...
但是民众高兴早了。不久之后,塔利班宣布国家政教合一,要建立“最纯洁的伊斯兰国家”,再次宣布恢复伊斯兰教的传统生活方式,男人蓄须,女人蒙面。全阿富汗实行严酷教法,禁止看电影电视,妇女不能外出工作和受教育等等。
这一刻,民众们意识到自己当初支持错人了,他们不得不翻箱倒柜找出早就被丢弃的长袍。
由于阿富汗妇女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教师岗位和许多医疗岗位,教法一行,一时间全国教育和医疗服务崩溃,大量儿童失去上学机会,非正常死亡人数猛增。但是塔利班置若罔闻,直接关闭全国最高学府喀布尔大学,派大批宗教警察在街上巡逻,对人们的穿着举止指手画脚。至此,阿富汗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世俗化进程终结,社会严重倒退。
塔利班的宗教警察在街头上殴打女性
塔利班也知道光靠抓仪容仪表不能填饱肚子。当时阿富汗在“黄金年代”积累的工农业基础已经被战乱摧毁,但是宗教教义并没有写着如何跟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市场做生意,于是塔利班政权另辟蹊径地想到了最容易搞钱的方式——制毒。
说道毒品国家
你首先想到的肯定少不了阿富汗
在塔利班精心发展下,国家种植业“潜力”被激发出来,阿富汗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罂粟种植地,供应全球75%毒品原料。昔日美丽平静的国家,彻底沦为毒品泛滥的地狱。
罂粟盛开,毒枭当国
家园沦丧
拿到毒品第一桶金后,觉得腰杆子变硬的塔利班开始输出恐怖主义。人民被迫忍饥挨饿,为宗教扩张做贡献,还要送上自己的孩子去做人肉炸弹和恐怖分子,最终引来美国的注意和制裁。但是塔利班并不会轻易妥协,终于在2001年联手炮制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恐惧、尖叫和悲伤确实吓唬住了国际社会,但也激怒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年10月,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宣战,不足一个月,统治阿富汗五年的极端宗教国家覆灭。
美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并没有如美国人预期的马上结束,盘踞在山地的塔利班跟美军展开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死亡的不仅有狂热的宗教战士和美国大兵,还有大批被蒙骗的阿富汗平民。
塔利班还不忘顺手毁灭阿富汗的历史
不过塔利班毕竟是被赶进了深山,美军基本控制了城市里的局面,开始着手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
虽然政府军和联军控制了所有大城市
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仍盘踞在广大农村和山区
(2016年大致状况)
当美国人着急阿富汗各界代表讨论过渡时期政权问题时,阿富汗代表们想到一个人——侨居欧洲的前国王查希尔。他领导下的那个黄金时代依然烙印在阿富汗人脑海里,记忆泛黄,却又那么鲜活多彩,引人神往。于是他们联名推举查希尔。
晚年的阿富汗查希尔国王
但是美国人早已经决定扶植卡尔扎伊,代表们的呼声被强压下来。而且许多代表指责查希尔在退位后对战乱中的国家漠不关心,躲在欧洲自己快活。最后在争议中,垂垂老矣的查希尔自己也选择支持卡尔扎伊,希望能尽快抚平国家的创伤。
但是无论如何那个相对安稳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如今的阿富汗政府难以控制全国的局势,阿富汗总统甚至被讥笑为“喀布尔市市长”。
莫非真的政令不出喀布尔?
而美国帮助下训练的国民安全部队,战争一开打就溃不成军,剿匪行动无从施展。“中东小瑞士”沦为了美军和塔利班的武器试验地,平民沦为肉盾。阿富汗毒品和犯罪横行,迫使大批阿富汗人被迫加入中东难民大军“远征”欧洲。
随着查希尔在功过争议中去世,那个平静的“黄金时代”世人只能通过一张又一张老照片去追忆。
查希尔于2007年7月23日去世,终年93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