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发展观:场景应用、两端并进、先己后人

凨影 2019-1-9 281

华为的芯片又一次刷屏了。

2019年1月7日,华为董事会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深圳宣布推出“业内性能最高”的基于ARM架构的7nm服务器处理器——鲲鹏920(kunpeng 920),以及基于此芯片的泰山系列服务器。

华为芯片发展观:场景应用、两端并进、先己后人

鲲鹏助力,泰山压顶。新年伊始,华为鲲鹏920手笔不可谓不大,凭借鲲鹏920,徐文伟兴奋的表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由多核心和异质性体现的多元化计算时代,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个完全连接和智能化的世界。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在去年德国IFA展会上,华为消费者BG负责人余承东发布了当时震惊全球的麒麟980。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7nm手机芯片、双NPU加持,麒麟980共拿下全球六项第一,被媒体看做中国芯片战略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而今天随着鲲鹏920芯片的推出,加上此前发布的麒麟980芯片(2018年9月推出)、昇腾910芯片(2018年10月推出)等,华为已经在7nm芯片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几个山头,产品全面涵盖云端(服务器端)和终端(消费端)。可以说,今天的华为,正在秉持AI技术,加速完善芯片闭环生态。

几乎在同时,华为又释放了年度重磅好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华为手机业务年出货量突破突破2亿台,跻身全球TOP3(备注:实际上最新几个季度的成绩,已经跻身全球top2了)。在这其中搭载麒麟980芯片的Mate20系列成绩突出,刚刚发布两个月就突破了500万台出货量,而荣耀Magic2也斩获双11销量冠军。

华为的芯片战略,如果往上追溯,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算起来,已经走过了28年历程。28年的辗转反复到攻克一个个难关,终于在2018--2019年迎来了大爆发,一大批的高端芯片迅速的推出并且应用。

关于华为的芯片,能聊的话题太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之前没谈过的话题:华为的芯片发展观! 就我观察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场景应用

芯片的价值在于应用,而非跑分。

从华为mate20、荣耀magic2等手机搭载的麒麟980芯片,再到泰山服务器搭载的鲲鹏920芯片,虽然性能和数据指标都足够强悍,但华为强调更多的还是基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场景应用。

我们还是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先来说C端。过往手机能否拍出好照片主要依靠摄像头以及后期的PS软件,和芯片有关系但并不是很大。而华为麒麟980加入了全新的双ISP,让相机有了更强的暗光降噪能力、使相机速度提高了46%、录制功效提高了23%,并降低了33%的录制延迟。通过这种SoC底层的优化,可以让任何人都成为专业的摄像师。

再来说B端。B端相对来说比C端更难做,在这个领域,华为提出的全场景,是指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部署环境。至于B端的代表,昇腾910AI芯片,真正上市等到明年,但我们可以提前看到了它的应用场景,比如5G时代的无人驾驶,需要多元复杂的计算力,作为全球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昇腾910就可以发挥出价值;比如好莱坞电影制作中涉及到的特效渲染,如果能够提高运算速度,将缩短后期制作时间,进而提档上映;比如应用到医疗和科学实验领域,将提升新药和治疗方案出炉的效率......

其实早在2018年10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阐述华为人工智能AI发展战略时,就表示华为将提供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为务实的风格。

总之,华为芯片战略和芯片发展观的首要核心就是“落地应用”,显然我们也需要抱着更务实的心态来看待华为芯片,而不是被近期几篇“跑分为王”的文章带偏了分析方向。

两端并进

芯片的分类很多,但大体上来说就两个方面。一个是云端,也就是服务器端、2B端、企业级端。一个是终端,也就是2C端,消费级端。

一般来说主流的芯片厂商甚至新锐的厂商,都会专注其中一端,很少有企业有能力两端都涉及。像百度去年也推出了自己的芯片--昆仑,定位云端,主要服务企业级客户,同样英伟达、ibm、寒武纪等也都注重于云端。而在终端方面,包括高通、三星、苹果等都是代表企业。

云端看重计算力,终端则更强调低功耗,两端都做且都能做出彩的企业,放眼全球也寥寥无几,而华为显然就是“两端都要抓,两端都要硬”的代表企业。

不仅如此,华为不仅仅做芯片,还做搭载芯片的设备。日前,鲲鹏920发布的同时,由其驱动的旗舰系列“泰山”(TaiShan)三款服务器也问世,分别是均衡服务器、存储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原生应用等场景。

同样此前麒麟980芯片发布的时候,搭载这款芯片的mate系列手机也同期推出,两相配合抢夺了宝贵的时间,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华为的这种芯片观和打法,实现了产品从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全周期无缝对接,进而大幅缩短产品更新迭代的时间,这就是华为的竞争力。

先己后人

华为芯片最近几个月来,往往和国家民族骄傲等字眼联系起来,获得无数的赞誉。但同时,也因为和爱国绑定(当然芯片和爱国绑定,不是华为所能把控的),就有了预料之外一些“吐槽”的声音。我听到最多的槽点是“既然华为麒麟980这么强,为什么不开放给中兴、小米、OV等厂商,进而打破X国封锁,打赢XX战呢”?

这显然是一个无理取闹的逻辑,但我们的网友不会管那么多。而华为很难去做回应,只能是每次芯片发布后相关负责人用一贯的口径:华为的芯片自用,不会对第三方销售!

关于此,就我的观察来看,想提一点看法,也就是“先己后人”。这里的先己后人不是说华为先享受了技术红利,占据了主导权后在开放给第三方厂商,让第三方吃剩饭(备注:IBM将旗下x86服务器转让给联想的做法,就是一种让人吃剩饭的策略,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单独做过分析)。而是华为先“做小白鼠”,自己主动承担“临床”风险,等到被加以验证和检验后,再开放给第三方一个安全、可靠的芯片以及服务体系。

换句话说,华为的芯片不对外,只是暂时不对外,不是永久不对外。

事实上,过往几个月来,华为相关负责人通过一些演讲、活动,或多或少释放出来了一些信号。比如前不久,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虽然华为两款AI芯片均不会单独对外销售,但是会以AI加速模块、AI服务器、云服务的形式面向第三方销售。

去年夏天,余大嘴也表示华为HiAI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将提供芯、端、云三个层面的技术开放,赋能全球的合作伙伴。

任正非先生此前对华为人工智能的部署时也提到过两点要求,首先是华为各系列产品智能化;其次是AI首先在华为内部先使用,持续探索支持内部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形成经验总结后向外推广。

一系列释放的信号其实都在表面,华为的“封闭”和“开放”都是不同时间段相对的策略。搭载麒麟980芯片的mate手机已经成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而搭载鲲鹏920的泰山服务器也已经推出,即将接受考验。这些“封闭”的准备,将为“开放”奠定基础。

华为到了今天的地步,早已经不是一家企业,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部分,自然要为中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我本人坚信华为的芯片等核心技术产品,将在不久的将来率先开放给中国的其他企业,助推中国整体的科技创新向前推进。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